尊龙凯时

尊龙凯时
创新文化
尊龙凯时
概况
新闻动态
科研队伍
科学研究
尊龙凯时管理
人才培养
开放交流
创新文化
科研人员(更新中)
龙定沛
龙定沛,西南大学含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博士毕业于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国家重点尊龙凯时,师从向仲怀院士。长期致力于家蚕及蚕丝的遗传改良研究,聚焦转基因与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家蚕安全转基因体系,阐明蚕丝蛋白组装与分泌机制,开发新型功能性蚕丝材料及丝素纳米载药系统,推动蚕丝多元化产业化。迄今主持近20项国内外科研项目,发表60余篇高水平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国际专利PCT检索报告1项,并参与编写专著《家蚕转基因技术及应用》。曾于美国、荷兰等国访学及开展博士后研究,现担任多家国际期刊编委与审稿专家。荣获美国Crohn’s & Colitis Congress青年研究员奖、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


龙定沛 含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尊龙凯时

Contact Us(联系方式)023-68250551
E-mail(邮件): [email protected]

教育背景

2012-2015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尊龙凯时,遗传学,博士

2010-2012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尊龙凯时,生物工程,硕士

2006-2010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学士

工作经历

2025-至今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含宏研究员

2019-2023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合作项目负责人

2020-2024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副教授

2018.09-2018.10 荷兰奈梅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7-2020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助理研究员

2015-2017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尊龙凯时,师资博士后

研究领域

蚕丝作为一种极为珍贵的天然纤维材料,传统上主要用作丝绸产业的纺织原料。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转变,利用新技术对传统蚕丝材料进行改良,使其满足现代材料的发展要求,已成为推动蚕丝从单一纺织用途向多功能应用转变的重要途径。为此,龙定沛博士及其研究团队聚焦利用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技术改良家蚕及蚕丝,目标是开发适合产业化推广应用的遗传改良蚕丝材料和产品。他们提出了一条涵盖全产业链的三步走技术路线,即:

1. 突破上游科技瓶颈——解决制约遗传改良蚕丝开发的关键问题;

2. 解析蚕丝蛋白分泌机理并改良蚕丝合成策略——为新型功能性蚕丝材料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

3. 开发遗传改良蚕丝材料和产品——包括创制新型蚕丝材料和构建丝素纳米载药系统,完善相关治疗策略。

该团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 破解限制转基因家蚕及遗传改良蚕丝大规模产业化的生物安全问题;

· 开发生产优质蚕丝的商业化滞育性蚕品种的遗传转化技术;

· 解析蚕丝蛋白组装与分泌机理,创新改良策略,为功能性蚕丝材料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

· 创制多种新型遗传改良蚕丝材料,并开发丝素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工艺,为口服纳米药物产品奠定基础。

此外,借助在欧美等国的留学和工作经历,龙定沛博士近年来还致力于拓展蚕桑在生物医学、材料学、药学及化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在基于蚕桑药用成分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综上所述,龙定沛博士及其团队的研究领域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1)家蚕安全转基因及滞育性蚕品种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2)新型分子改良蚕丝材料的创制及应用;
(3)基于蚕桑源药用成分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与治疗研究

学术贡献

龙定沛博士及其团队致力于利用前沿的遗传操作技术研究家蚕及蚕丝的遗传改造,构建安全的家蚕转基因技术体系,并研发具有重要产业化前景的遗传改良家蚕和蚕丝。迄今,他们主要取得以下成果:①建立了家蚕安全转基因及商业化滞育品种遗传转化技术,攻克了遗传改良蚕丝应用开发的核心技术难题;②揭示了蚕丝蛋白组装与分泌机制,创新了遗传改良蚕丝合成策略,为功能性蚕丝材料的创制奠定了全新的理论基础;③创制了多种新型遗传改良家蚕及蚕丝材料,完善了丝素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流程和治疗策略。

近年来,龙定沛博士主持了近20项国内外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大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欧盟Erasmus+项目、美国 Crohn’s & Colitis Foundation 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等。在Matter、Bio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近60篇学术论文。同时,已申请20项发明专利(其中11项获得授权),并取得1项发明专利PCT国际检索报告。作为主要撰稿人,参与编写了学术专著《家蚕转基因技术及应用》。2023年,龙定沛博士领导的天然药物递送系统平台开发研究项目成果曾获得美国 Crohn’s & Colitis Foundation 的专题报道。

目前,龙定沛博士担任Exploration期刊青年编委,并出任Frontiers in Oncology、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Frontiers in Insect Science、BiomedicinesGastroenterology and Functional Medicine等期刊的客座副主编或编委会成员。此外,他还受邀担任Advanced Materials、Acta BiomaterialiaChemosphere等国际知名期刊的审稿专家,并多次在美国、荷兰、西班牙、古巴等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英文报告。他同时是美国 Crohn's & Colitis Foundation(CCF)和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会员。

荣誉奖励

2024  国家级高层次青年拔尖人

2022  美国Crohn’s & Colitis CongressYoung Investigators Award

2021  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

2016  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

代表性论文

(1) Long D, Cheng X, Hao Z, Sun J, Umuhoza D, Liu Y, Chen L, Xiang Z, Yang F*, Zhao A*. “Genetic hybridization of highly active exogenous functional proteins into silk-based materials using ‘light-clothing’ strategy” Matter, 2021, 4, 2039-2058.

(2) Long D*, Liu R, Huang Y, Fu A, Zhang Y, Hao Z, Li Q, Xu H, Xiang Z, Zhao A. “An efficient and safe strategy for germ cell-specific automatic excision of foreign DNA in F1 hybrid transgenic silkworms” Insect Science, 2024, 31, 28-46.

(3) Long D, Alghoul Z, Sung J, Yang C*, Merlin 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13-loaded nanoliposomes is safe and effective to treat colitis-associated cancer in mice” Expert Opinion on Drug Delivery, 2023, 20(10):1443-1462.

(4) Long D, Alghoul Z, Sung J, Yang C*, Merlin D. “Prevention of colitis-associated cancer via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13-loaded lipid nanoparticles” Pharmaceutics, 2023, 15, 2331.

(5) Yang Z, Long D*. “Editorial: Polymeric biomaterials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Front. Bioeng. Biotechnol., 2023, 11, 1297865.

(6) Zhang Y, Huang Y, Wang P, Li Q, Bi L, Zhao A, Xiang Z, Long D*. “Very early corona treatment-mediated artificial incubation of silkworm eggs and germline transformation of diapause silkworm strains”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2022, 10, 843543.

(7) Long D*, Merlin D. “Micro- and nanotechnological delivery platforms for treatment of dysbiosis-relate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anomedicine, 2021, 16(20), 1741-1745.

(8) Long D*, Xiao B, Merlin D. “Genetically modified silk fibroin nanoparticles for drug delivery: preparation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Nanomedicine 2020, 15(18): 1739-1742.

(9) Long D, Lu W, Zhang Y, et al. “New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fibroin secretion in silkworm, Bombyx mori” FEBS J., 2015, 282(1): 89-101.

(10) Long D, Zhao A*, Xu L, et al. “In vivo site-specific integration of transgene in silkworm via phiC31 integrase-mediated cassette exchange” Insect Biochem. Mol. Biol., 2013, 43(11): 997-1008.